文/罗德慧
图/施援程、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常说剧场是小众的艺术,澳门的人口基数令进入剧场的观众本来就不多,众多原因也令剧场商业化之路走得困难重重。不少具潜力的作品,即使经过了两、三个月的发展与深化,到最後都只演出三至五场,观众数目有限。要延续作品的生命,继而令演创人员都可以透过重演建立实力、累积厚度,令行业持续发展,也能积聚植根於民间的创作能量,不少艺团开始作出其他尝试,慢慢出现了新的路径。有剧团选择进军大湾区演出,透过更大的观众群与剧场网络,为剧团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小而美的制作团队凭着巧思,以贴近观众的方式,将表演艺术送到上门;也有舞团一路坚持,以四年时间打造一个获得肯定的作品。
《艺术外卖》:疫情下应运而生的创作与表演形态
「老细,有人叫外卖啦!」
熟悉的外卖下单声线,你总会在澳门的食肆听过。不过这次点的不只食物,而是一场艺术表演!破艺术工作室的《老细!艺术有人叫外卖呀~》,今年1月在澳门城市艺穗节登场後,获得了广大回响,更获得了香港制作人的注目,受邀成为6月「香港艺术节@大馆」的演出项目之一。原定9月尚会到台北,与当地艺团合作,参加台北艺穗节,但在疫情的阻挠下,会否前往台湾仍是未知之数。
梁顺裕(Sam)是破艺术工作室的创作成员,也是《老》的创意策划。他回忆澳门的首演版本,观众需从外卖平台的指定商户下单,再以澳门币19元加购一份三至五分钟的「艺术表演」。团队提供了音乐、戏剧、戏曲及舞蹈四个选项,每个大项每天大概接15张单演出,五天内他们就提供了超过三百场演出。疯狂的数字背後,也提供了不少解读空间:一场演出到底值多少钱?「送到上门」是否就可以拉近观众接触艺术的距离?
Sam也在演出前後,延伸了不少思考。疫情之下,全球艺团或剧院纷纷把过往演出放到网路上供公众欣赏,令他对於表演艺术一直强调的「当下性」,掀起了一番新的思考。而《老》的出现,也为本地观众带来不少冲击。有人曾经电邮他们,直斥他们为何把表演艺术「搞到好cheap」,但也有人因为连续几天下不到单,要致电主办单位投诉。面对观众的两极反应,Sam直言,一开始时团体就是抱实验心态,「当表演去到那麽便宜,或表演者去到咁『cheap』时,大家还在意艺术吗?」
《老》是在特定的此时此刻出现的一种产物。外卖风气的盛行、社交媒体的热络打卡,大家对形式的新鲜感,都有份造就了那一阵子的热闹。当演出去到香港,同样引发不少讨论,下单数每日攀升,从一开始的四十多单,到最後一天的一百一十单。吸取了澳门经验後,今次的香港版开宗明义改名为《艺术外卖》,内容上作出了不少调整,例如取消了食物的安排,让观众专注在表演上;为每个项目类型命名,增添想像空间,也给予观众有如盲盒般的惊喜;表演范围集中在大馆的不同角落,减免了交通时间,也让表演者不需穿梭城市,保留体力专注演出。同时,在表演形式上,他们也会与表演者沟通,尽可能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即使部分演出,演员与观众其实要隔着胶板,但仍希望表演者与观众在观演关系上尽量接近。
经过了两地的演出之後,Sam认为《艺》与其他赴外演出最大的分别,在於他们今次出的只是框架,即使这次赴外也只需两位创作成员往港便可,表演者都从当地招募,反而令作品整体上更能反映当地性格,表演者所反射的,也是一种当地文化的质感。是次招募他们一共在香港找了15组表演者,类型上有传统也有较新式的,如剑球、跳绳、双人默剧之类,可以见到他们的街头表演风气比较盛行,观众也习惯见到更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同时从事灯光设计的Sam,过往也曾随不同艺团到外地表演,面对紧绌的装拆时间、未必如要求的设备、都会影响作品的完整度。但他会形容《艺》为「可以套在不同地区的公式」,有别於其他制作的方式,长远或更有利於赴外演出或与不同地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