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持续创作、吸收经验 累积音乐成果
——专访「回音计划」师生

15/11/2024

2024年11月 | 第五十八期

文/罗嘉华

为进一步提高澳门原创音乐创作水平、培育具潜质的乐队,文化局举办了「回音计划——乐队训练营」,为音乐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澳门市场细小,要发展本地原创音乐面对着很多先天困难。有参加今年「回音计划」的乐队认为,演出机会对发展非常重要,并建议澳门举办更多不同规模的音乐节。

 

「回音计划」助本地乐队发展

 

「回音计划」继去年以音乐创作为主题後,今年将重点放在本地乐队。入选乐队於9月至10月接受为期四次连续两天的训练,并创作全新单曲,由导师给予指导及建议。完成课程及经主讲导师认可的乐队,可在「hush! 沙滩音乐会」舞台演出,而在训练营期间整体表现及创作作品最优秀的乐队,亦将有机会於除夕倒数舞台演出。

 

是次训练营共收到11份合资格申请,乐队成员超过40人,入选的乐队分别为C'est La Vie、英美超市和青原FIDA,三队都曾於澳广视近年的「至爱新听力」中获奖。

 

本届「回音计划」将重点放在乐队,为本地乐队提供训练的机会。
本届「回音计划」将重点放在乐队,为本地乐队提供训练的机会。

 

导师Jason Kui(中)与学员即席jam歌
导师Jason Kui(中)与学员即席jam歌

 

 C'est La Vie提到,今次训练营的导师各有所长,不论在鼓、低音结他、和音,以至编曲方面都给予了他们很多意见。「会有更新颖的编排,令歌曲更完善,亦激发了日後的创作。」而青原FIDA认为,今次的得着不只是技术上的指导。「经验和想法是从其他地方学不到的,要靠一些前辈经历过、告诉你怎样的方向是对的。在经验上学到的东西,比在技术上的更多。」

 

英美超市亦表示,今次的训练营令他们更能跳出框框,而导师的技术和经验分享都令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作曲上更跳脱自己的框架,「有在外面闯过的人来指点我们。」「他们是在你未经雕琢的想法上,帮你达到下一个层次」。四个周末的创作时间,较其他只有几天的同类音乐营更充实,亦使三队乐队之间更熟络。

 

学员表示回音计划提供了四个周末的创作时间,使三队乐队之间更熟络。
学员表示回音计划提供了四个周末的创作时间,使三队乐队之间更熟络。

 

入选乐队:现场演出是最佳接触观众方式

 

三队乐队都认为,参与「回音计划」有机会获得的演出机会非常重要。成立於2021年的英美超市指出,演出是接触观众「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有些真的是演出後才认识我们」。於2020年初成立的C'est La Vie亦认为,在大型音乐节演出的机会对乐队有很大帮助。「比起本地平日细小的舞台,hush!的曝光率大很多,观众玩得比较放松、投入。我们的音乐本身就较热血,很想有那种氛围感。对我们玩乐队的来说,音乐节是一个里程碑或成就。」

 

乐队C
乐队C'est La Vie认为,坚持与热诚是乐队发展的关键。

 

乐队在音乐上的风格各有不同,但疫情後同样面对挑战。「我觉得乐队的(本地)舞台相对少了」、「疫情後我们到外地表演的机会较多,但在澳门的演出就少了很多」、「疫情後很多人可以有不同的活动去参加」。大家一人一语道出心声。

 

现时网络已成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很多乐队亦有透过社交媒体宣传自己。一方面,自媒体让乐队能以较低的门槛接触更多受众,但另一方面,由於人人都可经营自媒体,要在资讯泛滥的网络世界中被看见、记住,要花费的心思与资源亦不少;加上演算法的限制,触及层面很可能只限於同温层。对此,青原FIDA认为,在网络建立知名度与做音乐之间要作平衡。

 

「如太专注在这庞大的网络世界,要竞争去突围而出,其实是很花心力的事。」他们表示,面对面的接触与现场演出能带给观众能量,观众觉得享受,下次也会带朋友来,「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遇过很多」。他们补充,一个乐队如果太花心力在经营网络方面,「有时也会思考,会不会变成没有了音乐的纯粹」。

 

英美超市亦表示,希望澳门能有更多不同规模的音乐节,让新乐队有更多演出机会。「一个篮球场已经够的了,不用整个沙滩」、「hush!只是一年一次,乐队就只有一次的进步机会,如果一年有不同的音乐节,就有多些不同机会,这也可以培养观众。艺术的产业很依赖整个氛围的支持力度,如果没有这力度,其实很难做下去。一班音乐人需要一些支持。」

 

英美超市表示,希望澳门能有更多不同规模的音乐节,让新乐队有更多演出机会。
英美超市表示,希望澳门能有更多不同规模的音乐节,让新乐队有更多演出机会。

 

青原FIDA认为,面对面的接触与现场演出能带给观众能量,让观众觉得享受。
青原FIDA认为,面对面的接触与现场演出能带给观众能量,让观众觉得享受。

 

专注创作 同时开拓演出机会

 

谈及未来的发展,他们均表示会继续专注创作、提高水准,同时亦会努力物色及创造演出机会。青原FIDA表示,接下来亦将在休闲企业内的livehouse演出,英美超市亦表示未来希望能尝试走入中学推广。C'est La Vie分享,未来会按照导师的建议,订下短期的创作目标,一个一个地积极执行,待丰富作品後推出小专辑及举行演出。为甚麽导师会这样建议?「关心我们的前程。」各人笑道。

 

导师:轻指导 重启发

 

是次计划邀请香港资深音乐人Jason Kui担任主讲导师,并有多名资深乐手及音乐人担任客席导师,包括Lawrence Tsui(鼓乐)、陈兆基(低音结他)及郑嘉嘉(演唱及和音)。他们为入选乐队进行训练,包括全新单曲创作及从多方面给予建议。

 

Jason Kui受访时介绍,今次的训练包括技巧、台风、乐理,以及每队风格的自我定位等细节。他和另一位导师陈兆基都认为,三队入选乐队本身已有一定实力,除了曾在比赛得奖外,亦有不少演出经验,原创音乐亦已相当成熟。因此,陈兆基认为今次的指导方式有别於平日教授没基础的学生,「他们不是需要这些。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提点、一个想法,让他们去想一些平时不会想的方向。」

 

吸取演出养份再成长

 

两位导师指出,新秀乐队最需要的是演出机会,「因为有演出机会才会多人认识。这是一个循环」。Jason Kui说「有演出才有人认识,有人认识才可以支持你继续做(创作),只差一环都不成立。所以要有基本的乐队培训,然後有自己的作品、演出,达至多人认识,然後继续创作。」

 

他们也鼓励今次的乐队多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Jason Kui续分享:「我觉得一组乐队就会容易『钻牛角尖』,就是要某种声音。如果只做自己的事,不接触新的东西、没有新的元素,就会很『老套』。」陈兆基补充:「甚至他们可以创造一些属於自己的新声音。我觉得他们现在的优势是还有时间去试,可以研发更多大家未听过的声音。」

 

接触不同地方优秀乐队的表演有助扩阔视野。陈兆基说:「真正创作力高的独立乐队,要欣赏他们演出除非飞到当地,但音乐节就集中了更多乐队。看了这些演出後,有机会获得启发,这对乐队的进步非常重要。」而且在这样的音乐节,或有机会与对方亲身互动交流。曾於hush!表演的他们都觉得,这样一个大型又免费的专业级数音乐节为乐队带来很好机会,不妨多举办。

 

他们又指,唱片公司并非乐队发展唯一的出路,一个适合乐团的音乐监制亦可以为乐团带来发展。Jason Kui分享:「我觉得所有事都是累积回来的。你有多几次表演,开始有人认识,可能开始时只有一千元车马费,继续做下去可能会有五千元,然後一万元。我就是一个过来人。我没有唱片公司,而且是玩很小众的结他纯音乐,就慢慢储知名度、经验、资金。」陈兆基也指:「出一张唱片,可能头一张是亏的,但可能它带给你的不是钱,而是其他工作机会。然後你会赚到钱,然後认识更多的人,就这样滚续下去。」

 

导师陈兆基(左)和Jason Kui认为,新秀乐队最需要的是演出机会。
导师陈兆基(左)和Jason Kui认为,新秀乐队最需要的是演出机会。

 

创作需要舞台

 

就发展环境来说,两人认为,澳门与香港的主要分别,是澳门较少让独立乐队表演的livehouse。陈兆基认为:「澳门有很多大场地,但通常会表演主流音乐。如果有一个音乐节,可以既有主流也有独立乐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若演出机会多,自然就会想写新歌。相反便只能用旧歌,那就没动力创作。」Jason Kui同样表示,「没有新歌,观众就会失去新鲜感;有创作,乐队才能持续发展。」

 

最後,他们寄语各学员必须继续创作,继续演出,多吸收经验,水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