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博物馆文创成效达预期 冀探讨开放藏品IP可行性

01/08/2021

2021年08月 | 第四十五期
文/何倩玲

 

澳门具有数百年中西文化交融并存的历史,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俯拾皆是,犹如一座露天的博物馆,而澳门的博物馆馆藏正是小城百年精髓的精华。为展现澳门丰富的博物馆馆藏资源,文化局与遇见文化有限公司以澳门博物馆和澳门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为灵感,开发了本地首批博物馆文创产品。遇见文化有限公司介绍,产品自3月推出以来销情理想,部分款式几近售罄,可见澳门的博物馆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建议当局参考邻近地区做法,探索开放部分馆藏IP予文创业界恒常申请的可行性,为经典藏品注入更多创新思维,焕发藏品更大的文化价值。

 

提炼藏品元素  融入热销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项目由遇见文化有限公司创办人兼商务总监许美恩及创办人兼设计总监何润发负责。他们介绍,品牌过去主攻旅游市场,产品以小巧便携为主,但博物馆文创的销售对象涵盖澳门本地消费者,也属首次尝试,故在产品的规划上出「安全牌」,挑选了杯垫、纸胶带等最受欢迎的类型作主要研发方向,同时配合本地消费者的地域便利性和博物馆的文艺气质,推出了文件套这类体积较大的产品。

 

产品类型确定後,他们开始从澳门最大型的两座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和澳门艺术博物馆入手,物色合适的藏品资源。在藏品挑选过程中,他们发现澳门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色彩比较丰富,较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而澳门博物馆藏品的历史较为悠久,色彩相对低调,直接转化成商品的难度较大,所以调整思路,尝试从文物中提炼花纹或图案元素加以设计,再融入到产品中。

 

许美恩(右)及何润发(左)负责是次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  图/施援程
许美恩(右)及何润发(左)负责是次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  图/施援程

 

理事长黎小杰与筹展吴凯婷在策展的过程中,为尽量简化观者的购买过程,他们把全部作品定价为澳门币1,500元。展览上,他们也把每幅画作的作者隐去,让观者可以单凭对画的欣赏作出购买决定。一旦有意选购,买家可以透过微信的小程序下单。作为创作人的他们,今次的成绩提升了他们对销售作品的信心。「不是人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它的价值未被市场认可,艺术家自己心目中知道是没有用的,反而是要与公众沟通,让他们认识,这就需要建立。今次令我觉得市民并不抗拒,我们打开了这扇窗,希望做到潜移默化地介绍艺术的价值。」小杰指出在澳门目前会购买画作的人,都以订件为主,艺术家按照需求进行创作,反而比较少是因为艺术家本身的作品而掏腰包,反映收藏意识薄弱。在坊间越发重视设计感、美感,并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他希望整体社会可以更进深一步,以文化艺术本身为主导,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真正要走的方向。

 

负责设计的何润发表示,部分馆藏直接转化为文创产品的难度较大,因此尝试提炼当中元素重新设计。  图/施援程
负责设计的何润发表示,部分馆藏直接转化为文创产品的难度较大,因此尝试提炼当中元素重新设计。  图/施援程

 

许美恩(左)主攻市场和销售环节,会在包装的质量和设计上向何润发(右)提供意见。  图/施援程
许美恩(左)主攻市场和销售环节,会在包装的质量和设计上向何润发(右)提供意见。  图/施援程

 

艺+:网上群组有助监赏交流

 

Facebook 群组「艺+」,成立於2020年5月,是创立在澳门的架上绘画网上销售交流平台。在成立的一年里,每周日都会进行拍卖。群组只接受手绘画作,也有明确的版规。每个星期的成交量、成交金额都十分清楚,相当透明。按照网上公布的数字,每周网拍的交易额从港币五万至接近十万元不等。2020年,群组共卖出671件(套)作品,成交金额超过港币二百万,数字亮丽。

 

群组的创立人,是本地的资深画家李得之。他在群组刚开始时先找好几位港澳知名的画家坐镇,慢慢有更多人陆续加入。拍卖过程中,卖方在平台上张贴作品後,买卖双方即自行留言出价,李得之表示,群组只担当平台角色,其他交易相关的事项,都由买卖方自行协调。

 

谈到群组的热络原因,他认为群组上的作品雅俗共赏,符合大众口味,而把作品放上网,也是方便监赏的一种方式,「现在饮咖啡碌吓电话时就可以看画。」不少画家也在此群组打开了知名度,开拓自己的发展机会。不过,当成交价都可以一目了然的时候,对部分人来说就会介意自己的「身价」被公开,为避免尴尬,选择退出群组。另一方面,港澳两地的画家的爱画之人,能在此互相交流认识,李得之认为这也是吸引之处。群组的成立,李得之形容为是「无心插柳」,对於未来发展,他也没有十分具野心的计划,认为群组能持续有规矩地进行,已是十分不错的成绩。

 

公司小编会为每款产品制作多篇宣传贴文,加深公众对馆藏的认识。  图/施援程
公司小编会为每款产品制作多篇宣传贴文,加深公众对馆藏的认识。  图/施援程

 


「艺+」群组: www.facebook.com/groups/artpu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