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

博物館文創成效達預期 冀探討開放藏品IP可行性

01/08/2021

2021年08月 | 第四十五期
文/何倩玲

 

澳門具有數百年中西文化交融並存的歷史,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建築俯拾皆是,猶如一座露天的博物館,而澳門的博物館館藏正是小城百年精髓的精華。為展現澳門豐富的博物館館藏資源,文化局與遇見文化有限公司以澳門博物館和澳門藝術博物館的館藏為靈感,開發了本地首批博物館文創產品。遇見文化有限公司介紹,產品自3月推出以來銷情理想,部分款式幾近售罄,可見澳門的博物館資源極具開發潛力,建議當局參考鄰近地區做法,探索開放部分館藏IP予文創業界恆常申請的可行性,為經典藏品注入更多創新思維,煥發藏品更大的文化價值。

 

提煉藏品元素  融入熱銷產品

 

博物館文創產品項目由遇見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商務總監許美恩及創辦人兼設計總監何潤發負責。他們介紹,品牌過去主攻旅遊市場,產品以小巧便攜為主,但博物館文創的銷售對象涵蓋澳門本地消費者,也屬首次嘗試,故在產品的規劃上出「安全牌」,挑選了杯墊、紙膠帶等最受歡迎的類型作主要研發方向,同時配合本地消費者的地域便利性和博物館的文藝氣質,推出了文件套這類體積較大的產品。

 

產品類型確定後,他們開始從澳門最大型的兩座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澳門藝術博物館入手,物色合適的藏品資源。在藏品挑選過程中,他們發現澳門藝術博物館的藏品色彩比較豐富,較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審美,而澳門博物館藏品的歷史較為悠久,色彩相對低調,直接轉化成商品的難度較大,所以調整思路,嘗試從文物中提煉花紋或圖案元素加以設計,再融入到產品中。

 

許美恩(右)及何潤發(左)負責是次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發。  圖/施援程
許美恩(右)及何潤發(左)負責是次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發。  圖/施援程

 

理事長黎小傑與籌展吳凱婷在策展的過程中,為盡量簡化觀者的購買過程,他們把全部作品定價為澳門幣1,500元。展覽上,他們也把每幅畫作的作者隱去,讓觀者可以單憑對畫的欣賞作出購買決定。一旦有意選購,買家可以透過微信的小程序下單。作為創作人的他們,今次的成績提升了他們對銷售作品的信心。「不是人不喜歡的問題,而是它的價值未被市場認可,藝術家自己心目中知道是沒有用的,反而是要與公眾溝通,讓他們認識,這就需要建立。今次令我覺得市民並不抗拒,我們打開了這扇窗,希望做到潛移默化地介紹藝術的價值。」小傑指出在澳門目前會購買畫作的人,都以訂件為主,藝術家按照需求進行創作,反而比較少是因為藝術家本身的作品而掏腰包,反映收藏意識薄弱。在坊間越發重視設計感、美感,並強調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他希望整體社會可以更進深一步,以文化藝術本身為主導,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中真正要走的方向。

 

負責設計的何潤發表示,部分館藏直接轉化為文創產品的難度較大,因此嘗試提煉當中元素重新設計。  圖/施援程
負責設計的何潤發表示,部分館藏直接轉化為文創產品的難度較大,因此嘗試提煉當中元素重新設計。  圖/施援程

 

許美恩(左)主攻市場和銷售環節,會在包裝的質量和設計上向何潤發(右)提供意見。  圖/施援程
許美恩(左)主攻市場和銷售環節,會在包裝的質量和設計上向何潤發(右)提供意見。  圖/施援程

 

藝+:網上群組有助鑑賞交流

 

Facebook 群組「藝+」,成立於2020年5月,是創立在澳門的架上繪畫網上銷售交流平台。在成立的一年裡,每週日都會進行拍賣。群組只接受手繪畫作,也有明確的版規。每個星期的成交量、成交金額都十分清楚,相當透明。按照網上公佈的數字,每周網拍的交易額從港幣五萬至接近十萬元不等。2020年,群組共賣出671件(套)作品,成交金額超過港幣二百萬,數字亮麗。

 

群組的創立人,是本地的資深畫家李得之。他在群組剛開始時先找好幾位港澳知名的畫家坐鎮,慢慢有更多人陸續加入。拍賣過程中,賣方在平台上張貼作品後,買賣雙方即自行留言出價,李得之表示,群組只擔當平台角色,其他交易相關的事項,都由買賣方自行協調。

 

談到群組的熱絡原因,他認為群組上的作品雅俗共賞,符合大眾口味,而把作品放上網,也是方便鑑賞的一種方式,「現在飲咖啡碌吓電話時就可以看畫。」不少畫家也在此群組打開了知名度,開拓自己的發展機會。不過,當成交價都可以一目了然的時候,對部分人來說就會介意自己的「身價」被公開,為避免尷尬,選擇退出群組。另一方面,港澳兩地的畫家的愛畫之人,能在此互相交流認識,李得之認為這也是吸引之處。群組的成立,李得之形容為是「無心插柳」,對於未來發展,他也沒有十分具野心的計劃,認為群組能持續有規矩地進行,已是十分不錯的成績。

 

公司小編會為每款產品製作多篇宣傳貼文,加深公眾對館藏的認識。  圖/施援程
公司小編會為每款產品製作多篇宣傳貼文,加深公眾對館藏的認識。  圖/施援程

 


「藝+」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artpu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