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

飛出澳門的海鷗——訪導演孔慶輝

14/02/2023

2023年02月 | 第五十一期

文/林碧珊

歐洲五大影展之一「第52屆鹿特丹影展」於2022年12月公布獎項提名名單,入選「未來之光」單元的包括澳門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海鷗是候鳥,可以飛很久、飛很遠。在鹿特丹之前,早已飛進台北金馬影展,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攝影及音效。這部電影是導演孔慶輝耗時八年創作的首部劇情長片,過程漫長且孤獨,經歷靈感枯竭,漸漸與筆下角色如鏡像般相似。

 

孔慶輝曾是劇場演員,於2014年起執導筒拍攝短片,《海鷗來過的房間》是他首部劇情長片,入選文化局「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  圖/施援程
孔慶輝曾是劇場演員,於2014年起執導筒拍攝短片,《海鷗來過的房間》是他首部劇情長片,入選文化局「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  圖/施援程

 

集體創作 探究真實

 

孔慶輝在台灣地區修讀廣告學系,回澳後做過不同工作,較廣為人知的是其劇場演員和短片導演身分,作品《撞牆》曾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他的首部長片《海鷗來過的房間》,故事圍繞一個陷入瓶頸的作家和一個不懂演戲的演員之間的愛慾交纏。「兩個角色都有某部分是我曾經面對過或想問的問題。寫劇本時會想,這個角色的情感和所作所為是否真實。」

 

真實,是孔慶輝在創作上的追求,也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命題。馬拉松式的劇本寫作過程,到後期甚至是採用集體創作方式,電影的戲中戲,選用了劇作家契訶夫名作《海鷗》,正是和有份參與的演員楊彬共同構想。「集體創作有點像紀錄片,我覺得這樣試很有意思,而非很傳統地有一個完整劇本,再讓演員代入去演一個虛構的故事。」集體創作具實驗性,即是「邊拍邊jam劇情」,在電影製作中並不常見,「拍電影是很花錢的,這樣做風險很大,挑戰也很多。這樣拍除了因為寫不出劇本,戲中的作家一直嫌自己寫的人物不真實,一直追問自己甚麼是真實,我也反問自己,為何製作電影時不去追求真實。」

 

首次創作電影劇本,孔慶輝對文本十分吹毛求疵,壓力不少。  圖/施援程
首次創作電影劇本,孔慶輝對文本十分吹毛求疵,壓力不少。  圖/施援程

 

籌錢艱難 產業需政府支持

 

政府自2013年推出「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下稱「支援計劃」)推動電影產業,《海鷗來過的房間》是其中一部獲支援之電影計劃,獲批一百五十萬澳門元以支援部分製作費用。幸好電影總共拍了約二百萬,剩下的導演仍有能力負擔。「大家近年都是拍這種小規模,很難找到投資者。資金不夠就要自己出,導演要擔當很多崗位,可能是無酬。」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  圖/受訪者提供
《海鷗來過的房間》劇照  圖/受訪者提供

 

雖有補助,卻與一部電影所需的正常開支仍有大段距離,「澳門沒有電影公司,市場太細,無人投資,拍電影就要靠政府補助。假如下一屆我不入選,就要再等下一屆,可能四、五年才有一部新片,這不是一個導演應有的產量。所以如果有志做電影,就只能拿着劇本到內地、香港或台灣地區找投資者,但他們為甚麼要買你的劇本?當地有很多更接地氣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澳門電影產業發展的最大難處。」而即使艱難,他仍抱有希望:「但這只是過程。」

 

參考鄰埠,香港電影發展局有「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支持新導演,製作費為港幣五百萬至八百萬,入選電影不可再另籌資金。「香港新導演可以專注做創作,我個人比較偏向這樣。要面對創作已經要花很多心力,而找投資者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支援計劃』經歷了幾屆,只有兩三部找得到投資,找不到的,只能刪去高成本場口,甚或降低質素。」除此之外,導演還需學習宣傳和發行,他希望這些範疇也能得到政府的協助或支援,「大家都沒有經驗,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每屆只得四部長片,很難培養到專業。我覺得澳門電影進化得很快,電影產業還有很多範疇需要政府支持,這是我心底最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