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转译与故事行销:新媒体时代的必杀技

01/03/2021

第四十三期

文/袁绍珊

 

北朝宝宝心里苦怎麽办?到街头造佛像,求慰藉。明代文人也喜欢写打卡式游记、炫耀文,你知道吗?

 

新媒体时代导致碎片化阅读、「懒人包」横行,网络文章难道只有短小轻薄一途?很多写作人有见及此,努力透过转译和社交平台,把望而生畏的学术殿堂,变成榕树下的说书档,将砖头般的枯燥文献变成可口蛋糕,培养广大读者群。

 

转译:把砖头变蛋糕

转译,正是「History Re-told」的一种方式,把十分催眠或一头雾水的资讯,翻译成「人话」给大众听。

 

转译式的「创意性非虚构写作」(creative non-fiction),不一定具备学术上的新发现或深刻洞见,考验的是聚珠成串的整合和故事行销能力。从资料蒐集、议题分析、主题企划、创意发想、下笔成文到包装推销,编辑力、文案力、执行力缺一不可。熟读、理解文献,只是转译的第一步,使用文学技巧创造出符合事实的活泼叙事,生动呈现观点而不打妄语,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数位文章要达至历史的真实、社会的关注、文学的好看,就要用经营IP的心态去创作,包括小编人物设定、从使用者行为思考、保持敏感度的防御性写作(尤其处理时事或涉及争议性内容)。无论追求的是有根的世界主义(rooted cosmopolitanism),或单纯的本土敍事,或炒杂碎式的新闻转发,厘清愿景和预设读者,才不致被点击率牵着鼻子走。

 

故事行销:用经营IP的心态写作

华文地区的数位历史建构和推广,以台湾走得最前,企划最让人拍案叫绝,每天上线知识量爆表、乾货满满的好文,擅长打造老妪能解的人文公开课堂。

 

台湾近年尤其着力打造人文知识新媒体,推动本土记忆整理和跨域历史书写,连文博机构也放下身段,如中研院的「研之有物」,把严肃的科研学问,变成轻松活泼的口袋故事,透过「反差萌」引起大众关注。又如台湾文学馆推出的子品牌「拾藏:台湾文学物语」,深度讲述藏品故事,亦间接增加了相关文创产品的曝光率和内涵。

 

利用新媒体呈现转译力量的佼佼者,当数源自民间的「故事」团队。成立於2014年的「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以「认识过去,想像未来,描绘世界的轮廓」为宗旨,开展各式历史普及的尝试,至今刊载了超过二千篇关於古今中外历史的文章,如《粉红色极简史》谈性别意识,以及「留住香港记忆」专题等。每月百万人次的点击率,开设付费的订阅会员制,出书、办线下活动,还陆续开发出「说书」、「副刊」等子品牌。谁说文章超过一千字就没人看?

 

澳门的尝试

号称要打造「智慧城巿」的澳门,也在急起直追。澳门基金会於2019年推出的「澳门记忆」网站,致力蒐集及梳理澳门各类历史文化资料,起步虽晚,但经营用心,专文如19世纪法国贵族笔下的「天朝摩纳哥」、澳门街巿等,趣味与知识兼备。品牌虽以「与您一起监赏古今」为口号,但内容仍以本土掌故为主,从澳门看世界的宏观专题尚待开发。

 

可别忘了,这是一个「分众」的时代,写作人别妄想能以一篇文章取悦所有网民,轻松幽默的人文书写,仍不时被扣上不务正业的帽子。但如果想在资讯爆炸的数位武林屹立不倒,就至少要有掌握两招必杀技——转译,是吸收能量的「乾坤大挪移」;故事行销,则是简洁威猛的「降龙十八掌」。

 

中研院「研之有物」网站主视觉,分别象徵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社会三大研究领域,「研之有物」就是其中的桥梁。
中研院「研之有物」网站主视觉,分别象徵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社会三大研究领域,「研之有物」就是其中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