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期
文/林小雯
生於澳门、现居纽约,从事独立策展、写作及艺术教育工作。2019年担任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澳门展区策展人,并曾任职於纽约市文化局、美国华人博物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等机构。北京大学中文及艺术学双学士,纽约大学艺术行政硕士。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美国的青少年及儿童面临不少社交及情绪障碍,社交及情感技能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因而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艺术教育工作者正积极地尝试在课堂中融合SEL,笔者在此分享一些近期整理的心得。
何谓社交及情感技能教育?
根据美国教育研究机构「学业、社交及情感学习联合项目」(CASEL)的定义,SEL指的是「一种教育流程的设计,让所有青少年及成人获得知识、技能及态度来建立健康的身份认同,管理情感,达成个人及集体目标,感知并向他人展现同理心,建立及维持积极的关系,作出负责任及关怀他人的决定。」人类是社交动物,也是情感的动物,SEL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重要技能,就如同数学、语言、科学、艺术等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尤关重要。而近一年以来,美国的疫情持续,种族主义事件频繁出现,青少年面对各种由之引发的社会、家庭及人际关系危机,SEL因而获得更多的重视,帮助学生建立乐观的心态,应对学习及生活环境上的改变。
艺术教育如何结合社交及情感技能教育?
对许多艺术教育工作者来说,SEL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艺术教育本身其实非常适合用来培养人们的社交情感能力,比如「艺术表达」涉及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以及情感的抒发;「艺术的交流」有助人们相互理解,建立同理心;「艺术的集体实践」则能提升人们的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般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邀请学生以语言、文字、绘画、音乐、动作等方式表达当下的情感,让学生关注自身的状态并聆听彼此。当学生表达负面的情绪时,老师有时不一定能帮助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让学生知道,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学生不用因此感到内疚,也不用压抑这种情绪来完成课堂内容。事实上,老师在此时所展现的聆听、包容、弹性以及同理心,本身就在向孩子示范一种良好的社交和情感能力。通过设计具启发性、团体性的艺术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锻炼沟通、协商及群体合作的能力,以创造性及建设性的方式应对出现在生活当中的问题。
从研究到应用
近二十年,美国教育界及学术界累积了不少SEL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其中,Wallace基金会的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校园推动SEL,首先需要对教师、学校行政及家长作出培训,很多成人误以为SEL只针对学生,或只有「问题学生」需要SEL;但研究表明,所有青少年儿童乃至成人都能透过SEL,改善个人的情绪管理及社交生活。在校园推动SEL的另一个难点,在於教育工作者需要放弃以学业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出现社交及情感障碍时,能予以聆听及给予关怀;事实上,多项研究发现SEL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正向作用。最後想分享的一点是,教育工作者无妨向学生分享个人生活中的情感及社交难关,学生会从中发现,正视和分享自身脆弱的一面,便是建立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起点。
鸣谢:
纽约法拉盛文化艺术协会教育部门提供SEL领域的培训
SEL框架(来源:CA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