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舞台演出,從澳門出發── 本地劇場表演的持續發展與經營

01/07/2021

文/羅德慧
圖/施援程、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常說劇場是小眾的藝術,澳門的人口基數令進入劇場的觀眾本來就不多,眾多原因也令劇場商業化之路走得困難重重。不少具潛力的作品,即使經過了兩、三個月的發展與深化,到最後都只演出三至五場,觀眾數目有限。要延續作品的生命,繼而令演創人員都可以透過重演建立實力、累積厚度,令行業持續發展,也能積聚植根於民間的創作能量,不少藝團開始作出其他嘗試,慢慢出現了新的路徑。有劇團選擇進軍大灣區演出,透過更大的觀眾群與劇場網絡,為劇團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小而美的製作團隊憑著巧思,以貼近觀眾的方式,將表演藝術送到上門;也有舞團一路堅持,以四年時間打造一個獲得肯定的作品。

 

img 530

 

img 531

 


曉角劇社:走出澳門,建立更大的觀眾群

 

「一個戲,必須透過不斷做,才能提升、磨練,戲才能成長,創作人亦然。」這是曉角話劇研進社的行政及監製楊彬的理念,也解釋了曉角近年積極與廣東省不同劇團連線,以及持續推動「longrun系列」的原因,希望令每齣作品都能超越只演幾場的「宿命」,讓更多觀眾可以見證演創者的用心。在劇社45周年的慶祝酒會上,曉角更高調與珠海市演出協會、珠海橫琴圈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式簽訂「珠澳戲劇表演藝術戰略合作」協議,正式之程度可謂本澳劇團少見。

 

曉角話劇研進社的行政與監製楊彬,認為演出必須經過不斷重演,才可把戲與創作人打磨得更好、更進步。  圖/施援程
曉角話劇研進社的行政與監製楊彬,認為演出必須經過不斷重演,才可把戲與創作人打磨得更好、更進步。  圖/施援程

 

出走大灣區,是為了讓演出的路走得更長遠,《二月廿九》是曉角踏出的第一步。今年5月,他們應佛山辰美嘿皮匣子大劇院,參與當地第一屆喜樂節。為何是《二》?楊彬馬上回答:「平!」演員只得一位,佈景在內地再製,成本較低,主題也頗為中性,適合用作測試水溫。這次一試,在觀眾的熱烈反應與藝評人的加持下,馬上得到了大灣區不同單位的邀約,很有機會在區內繼續演出,可惜在新一波的疫情下,合作暫時打住,但這個測試已成功令楊彬看到澳門作品在區內發展的可能性。「我就是好想建立一個網絡,先在大灣區幾個城市演,再帶回來澳門。又或者已經在澳門磨成了一個很有品質的戲,再拿去巡演。這樣才能繼續營運下去。」

 

佛山觀眾反應熱烈,演後與曉角成員分享看法。  圖/受訪者提供
佛山觀眾反應熱烈,演後與曉角成員分享看法。  圖/受訪者提供

 

除了演出,曉角劇社也與佛山劇場界交流兩地的戲劇環境。圖/受訪者提供
除了演出,曉角劇社也與佛山劇場界交流兩地的戲劇環境。圖/受訪者提供

 

《二》之後,曉角今年尚會計劃帶著《北緯22°咖啡店》及《水滸英雄之某甲某乙》前進內地。楊彬說,除了會盡量選擇題材較中性的戲外,本土創作也是選擇原因之一。「我們都想盡量拿本地的創作出去,《北緯》是吳嘉偉的創作,《水滸英雄》是李宇樑的劇本,這樣去輸出我們的文化、特色。因為我們都不是很清楚到底澳門特色是甚麼,大家都是廣東文化背景,又很容易拿來與香港比較,到底澳門的特色是甚麼?」這次佛山之行,他接觸到當地的觀眾,對於他們的勇於表達與條理分明,印象深刻。主辦方也會建立當天的「微信觀眾群」,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自行加入,大家可在裡面熱烈討論,主辦方也會主動釋出大合照、演後談的花絮、甚至一小段演出片段,以吸引觀眾分享感受及建言。這種方式不僅可直接獲得觀眾的評價與意見,某程度上也是幫助劇團建立自己的形象與觀眾群。

 

澳門演出場次有限,主要是受制於觀眾量,又或場地的可行性。在往外發展前,曉角已是本澳劇團中少見持續向long run方向發展,最高紀錄是2017年在南灣舊法院演了15場的《法吻》。「要有足夠的觀眾量,我們才可以自負盈虧做下去。這是我做long run時的思考,希望演出的大眾化可以令更多觀眾進入。我的目標很清楚,很想行一條這樣的路線出來。」對於long run以至劇團的長遠發展,楊彬認為,要產業發展得好,需要澳門與內地一起做。如果單靠澳門,「這裡太多死症」,包括場地或觀眾等,都不是短期內可解決的事。而在內地的劇院,其實也很需要不同的節目,只有兩地聯動,才有機會令澳門戲劇產業能更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