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猶如鑽石的多面折射——一場影像詩實驗

01/07/2021

第四十五期

文/袁紹珊

 

因緣際會下,我製作了一部18分鐘的短片《冰山一覺》,早前於澳門文化中心首映。內容是關於融化的北極冰川和不斷填海的南方小城澳門之間,若隱若現的平行宇宙或冥冥因果,作品雖然被歸入紀錄片組,實際上我是當影像詩(video poetry)來製作。

 

數位影像詩在語言與結構上,跨界整合了電影、音樂、多媒體甚至遊戲的成份,被視為台灣現代詩壇的前衛文體,亦與波蘭的前衛文學運動「自由文學」(Liberatura)遙相呼應,套用誤讀、拼貼、挪移等詩學手法乃家常便飯。台灣詩人羅青早於1988年已提倡「錄影詩學」,林群盛亦曾於80年代標舉「PTV」(Poetry-TV)實驗,加之林燿德對「錄影詩」定義的討論,皆可視為台灣影像詩的濫觴。

 

台北詩歌節早於2007年起,每年舉辦「影像詩徵件」,作品以3分鐘或15秒為限,以開拓現代詩、音樂與影像的疆界,成為華語地區影像詩的重要搖籃,讓影像詩進入大眾視域。始於2010年、作為台北文學季系列活動之一的「台北文學.閱影展」,開宗明義以文學電影為本位,曾以莒哈絲、三島由紀夫為策展主軸,鬆動文學和電影的定義,呼喚更自由的書寫與閱讀方式。

 

台灣對影像詩和文學電影的長期深耕,為影像工作者或多或少創造了嘗試的平台,拓寬觀眾接受能力的同時,亦促使出版業和電影業携手探索文創之路。如黃亞歷執導的實驗紀錄片、表現台灣超現實主義社團風車詩社的《日曜日式散步者》,正是文學和影像的優良結合,不但勇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更承接聲勢將計劃持續發酵。

 

黃亞歷將資料搜集所得、與台灣文學研究者合作推出《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專書,又策劃「立黑吞浪者」微型實驗行動,邀請多位藝術家透過動態影像、詩歌、體操、聲音藝術等手段共同創作一部表演藝術作品;兩者均斬獲多個台灣重要的出版及視覺藝術獎。其後更於台灣美術館舉辦「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透過出版、展覽、表演藝術、論壇等,成功將「風車詩社」這一IP變成藝文酵母,文學電影的影響力亦得以倍數放大。

 

康尼夫斯(Tom Konyves)在2011年發表的《影像詩宣言》,將影像詩定義為「一種顯示於螢幕上之詩體,其特色為巧妙安排時間節奏,將文字、聲音與影像以詩意方式並置呈現」。按此邏輯,《日曜日式散步者》可謂冠以紀錄片之名的影像詩,侯季然的《書店裡的影像詩》反倒是冠以影像詩之名的紀錄片,但不論界線如何,兩者均叫好叫座,海外發行情況理想。

 

我的興趣不是辯證紀錄片、紀實影像與影像詩的定義,而是向澳門觀眾引介相對陌生的影像詩——讓文本和影像猶如鑽石的多面折射,以探索表述的可能。

 

和我同場放映的紀錄片作品《拳舍》中,出現了澳門網紅跟拍同一對象以製作網絡短視頻的有趣並置,成功把兩類看似河水不犯井水的觀眾連結在一起(我也因此對「微辣」作品有新的認知)。在網絡短視頻鋪天蓋地、以不按理出牌為宗旨但受眾極廣的影像世代,不禁讓人疑問,死守楚河漢界是影像工作者的專業堅持,還是畫地為牢的保守表現?

 

《冰山一覺》海報
《冰山一覺》海報

 

映後座談
映後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