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連勝街2號G座 ——私記憶、藝術文獻與澳門現當代藝術現場(一)

01/04/2021

第四十四期

文/林小雯

 

藍色大門

台灣有部電影叫《藍色大門》,講青春裡那一抹永不褪色的藍。記憶中,澳門三巴門附近也有這樣一扇藍色大門。中學時,我在大門後那座三層高的房子裡,看了拍板視覺藝術團放映楊昌德的電影《一一》,還看過石頭公社的肢體劇場,那些影像和空間的體驗,點滴間形成了我在澳門接觸現當代藝術的初記憶。

從外地大學畢業回澳後幾年,拍板和石頭都遷出了,我也差不多忘了那座房子。直到最近翻看一本舊的本地藝團會刊,才發現在更早的九十年代,那裡便是本地活躍的現代藝術空間,燃點過澳門現代藝術的星星之火。


裝滿120加侖理想的一群

這本舊刊物出版在1999年,是澳門國際視覺藝術中心一周年的會刊。頭幾頁是空間各層的照片:地面和二樓是展覽廳,陳列着抽象表現主義的繪畫和混合媒材作品;三樓是辦公和會客室,再上去便是以鐡皮加蓋的天台畫室,擺滿了畫架、工具和未完成的畫作,隔着時空都能想像在其內揮灑過的汗水,還有為創作而焦炙的靈魂。

 

《澳門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會刊內頁空間照片
《澳門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會刊內頁空間照片

 

中心的創辦人是澳門已故藝術家郭桓先生(1940-2003年),書中寫下了他成立中心的緣起:「18年前,移居澳門最初的那段日子,得朋友相助,曾在一座印花廠四樓的天台一隅,聊且棲身,埋首作畫。18年後,為靈魂苦苦尋覓皈依之所,不期然又重返舊地。從此,這座四層建築成就了我們:憑着信念和毅力,用兩雙手歷時九個月,把廢置多年的舊廠房改造成為一個近四千平方呎的活動空間……」 

另一位本地藝術家吳衛鳴先生回憶揭幕當日,「三巴門附近塞滿藝術家、文化官員、市民及過路的好奇學生」,空間「不做買賣,不抽佣金,一心推動藝術交流」,吳衛鳴感慨道,「澳門地方就是這麼可愛,全心奉獻藝術的人倒也不少。」(《澳門新潮》前言)


散佈幾點星光

刊物內的資料雖不算多,卻記錄了中心在成立的短短一年間開展的十多項展覽、研討會和外地參展活動,重現了一個大概是本地華人、土生葡人及移民藝術社群交流最頻繁的年代(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談),同時又是澳門現代藝術最意氣風發的時期。

但這樣注入靈魂的藝術空間在急速發展的城市中注定只能是曇花一現。郭老於2003年去世後,郭太琥茹女士為延續其精神,將空間再分租給拍板和石頭。但由於大業主改變空間用途,兩個團體最終亦在2012年左右遷出(見《牛雜》02期文章《連勝街2G最後一夜》)。

寫及此,令人尋思,澳門有多少這樣美好的藝術角落隨着城市發展而消失?我們又可以從澳門散落各處的藝術文獻中尋回多少印記?

郭老大概早知藝術家之所思所想在歷史長河中只能如星光點點,在那刊物的序言中,他引了美學家朱光潛的話作結:「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藝術家所散佈的幾點星光,讓我們珍重這幾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佈幾點星光,去照耀那和過去一般的未來。」
 

藝術家蘇文樂筆下的連勝街2號G座
藝術家蘇文樂筆下的連勝街2號G座